近日,“支原體肺炎”沖上熱搜。許多地方都出現了支原體肺炎感染,引發了社會廣泛關注。據了解,自9月以來,北京、重慶、上海、河南、河北等地醫院的兒科收治的肺炎支原體感染患兒數量明顯增加。這種病是什么?怎樣預防?記者采訪了永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呼吸內科副主任醫師 唐開霞。
什么是支原體肺炎?
支原體肺炎是由肺炎支原體引起的呼吸道和肺部的急性炎癥改變,以兒童及青年人居多,病理改變以間質性肺炎為主,可伴有支氣管炎和細支氣管炎,秋冬為高發季節。 感染有何癥狀? 支原體肺炎傳播途徑主要是經飛沫由呼吸道傳播,病原體侵犯呼吸道黏膜,可引起咽炎或支氣管炎,進而引發支原體肺炎。感染支原體后一般不會立刻發病,潛伏期為2-3周,起病較緩;發病初期主要有乏力、頭痛、咽痛、肌肉酸痛、腹瀉等癥狀,咳嗽明顯,多為陣發性刺激性嗆咳,夜間加重,咳少許白色黏痰,或帶有血絲,偶有膿痰;伴或不伴發熱,有時會出現胸痛。隨著病情加重,患者會出現少量胸腔積液或呼吸困難。除了對呼吸道造成影響,支原體肺炎還可能會對腸胃、肝臟等其他器官造成一定影響,進而引起各類并發癥。
日常生活怎樣預防?
1.使用抗生素藥物 支原體肺炎具有自限性,多數病例可不治而愈,但早期使用適當的抗生素可減輕癥狀,縮短病程。肺炎支原體對大環內酯類、四環素類或喹諾酮類藥物敏感,療程一般為10-14天。
2.注意室內通風 確診支原體肺炎后,患者還要做好呼吸道隔離措施,尤其是兒童及老年體弱者,預防感染或防止交叉感染,同時保持室內空氣潔凈,保證口腔和呼吸道衛生。
專家提醒,支原體肺炎患者大多為輕癥,恢復效果比較好,不會遺留后遺癥,少部分可轉化為重癥病例,引起多種嚴重并發癥。因此,當出現不明原因的頑固性咳嗽,且為陣發性、刺激性嗆咳,夜間為主,合并有惡心、嘔吐、腹瀉、關節疼痛、皮膚斑丘疹等肺外表現等,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,以免延誤病情。(實習記者趙陸秋 通訊員 鄭會瓊郭杰)
原標題:支原體肺炎迎來高峰?呼吸專家:大部分預后良好
正確答案: 腦供血不足 答案解析: 站起來頭暈是由于短暫的腦供血不足引起來的,當由臥位變為直立位時,由于重力的作用使靜脈擴張、靜
版權聲明 | 關于我們 | 聯系我們 | 廣告服務 | 網站地圖 | 回到頂部
電話:0595-28985153 傳真:0595-22567376 地址:福建省泉州市豐澤區田安南路536號五樓
CopyRight ?2019 閩南健康網 版權所有 閩ICP備10206509號-10 閩公網安備3505030200097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