過了立冬節氣,氣候也由干燥的秋季向寒凍的冬天過渡。天氣漸寒,由于降溫導致的疾病頻發,例如風濕性關節炎、凍瘡、感冒、氣管炎等等。需要注意的是,眼睛這個小小的器官,也會因為降溫受到影響。
凜冬將至,小編特地向泉州愛爾眼科醫院副院長、白內障科副主任許建斌醫生了解到冬季常見眼病及護眼小知識:
1、迎風流淚
降溫后,寒風刮得更起勁了,許多人騎車上班或者在寒風中總是“淚流滿面”。事實上迎風流淚也是需要注意的常見眼病。有些人的眼睛對寒冷刺激比較敏感,當眼睛受到冷空氣的刺激,淚腺分泌功能增強,便分泌出較多的淚液,同時淚小管周圍肌肉因為遇冷收縮,便會出現“迎風流淚”現象。針對此現象,許建斌醫生建議大風天氣減少出行,如需外出可以佩戴防護眼鏡或者騎行時戴好安全頭盔,減少眼部刺激與角結膜異物的發生。
2、干眼癥
干眼癥是由淚膜穩態失衡引發的眼表損害及不適癥狀,常表現為眼睛干澀感、異物感、燒灼感,眼紅眼癢、視力模糊、疼痛、畏光流淚。多發于老年人、計算機使用者、戴隱形眼鏡者,但是由于冬季氣候較為干燥,淚液蒸發較多,很多人減少了戶外活動,經常宅在家中看電視、上網等,近距離用眼過度,也很容易出現眼睛發干、發澀等癥狀。許建斌醫生建議,減少用眼過度,感到眼睛疲倦、不適時注意休息,多做眨眼操,眺望遠處或者閉目養神。
3、青光眼
青光眼在冬季高發,原因是寒冷的天氣會刺激交感神經興奮,導致眼壓急劇升高,極易誘發青光眼。患者會出現頭痛、眼睛脹痛、視力下降,同時伴有惡心、嘔吐等癥狀,休息或睡覺后癥狀有所緩解或消失。但也正是這一原因,青光眼的癥狀往往會被忽視,更有患者認為是患了感冒、腸胃炎等疾病,從而延誤了最佳治療時機。
許建斌醫生提醒大家冬季外出需要關注天氣變化,強冷空氣時減少外出或者做好防寒保暖,避免眼壓升高或大的波動。生活起居要規律,避免神經緊張和過度興奮,盡量保持穩定的情緒狀態。特別在冬天,對于一些勞累或睡眠不足、眼壓不穩定的患者, 建議每一兩周復查一次眼壓,每月復查一次眼底。
4、眼中風
“眼中風”的醫學名稱是視網膜動脈阻塞,發病急、致盲率高。在冬天,由于眼部血管遇冷收縮,血流變緩,易造成視網膜動脈阻塞,則導致“眼中風”。有基礎病的中老年人及用眼過度的年輕人都易發“眼中風”。該病發病兇猛,60-90分鐘內為黃金急救時間,需盡量在4小時之內進行搶救。許建斌醫生建議預防眼中風需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,避免過度疲勞及緊張,放松節奏,減輕壓力,保證充足的睡眠,對于老年人更要及時治療各類老年病與心血管病。高危人群應定期眼底檢查,才能及時發現早期病變。
眼睛雖小,卻至關重要。冬季防寒保暖切勿忽略了雙眼,日常生活更要重視對眼睛的保護。關注眼健康,不光需要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,也需要日常有意識地做檢查預防。(蘇潤鈺)
正確答案: 腦供血不足 答案解析: 站起來頭暈是由于短暫的腦供血不足引起來的,當由臥位變為直立位時,由于重力的作用使靜脈擴張、靜
版權聲明 | 關于我們 | 聯系我們 | 廣告服務 | 網站地圖 | 回到頂部
電話:0595-28985153 傳真:0595-22567376 地址:福建省泉州市豐澤區田安南路536號五樓
CopyRight ?2019 閩南健康網 版權所有 閩ICP備10206509號-10 閩公網安備35050302000974